232550.jpg

毒刺导弹

GF  2021-04-28 17:17
(新♂日暮里!)

有關長途騎行的一些總結

上一篇是自己通勤騎行的總結,2W公里裡也不缺一些多日騎行記錄,最遠是650km,里程最大的則是往返合計的760km左右。與沒事幹一個月騎完G318的大佬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畢竟除了體力裝備不如人外,假期也不如人家那麼多。不過不妨礙自己總結一點點騎遊的經驗。

首先,本人體力有限,以無風平原道路為基準,用一輛2.0寬輪胎的山地車在充足補給下,一天只能騎行160km,若需要多日連續騎行,平路一般一天80~120km,若有山地路段,爬坡落差超過200米的,則縮減到60到100km,若為全山地路段且包含多個爬坡點的,則縮減為60到90km。自己體重過大,故爬坡苦手。

對比自己所遇到的大佬,有一天200km當毛毛雨的,有一個月騎完新藏公路的,有搖車爬坡的,也有速降玩的起飛的。故自己的騎行在運動範圍裡,僅處於入門階段。

多日長距離騎行要求騎手提前做好路線規劃,準備物資與裝備,並考慮關注天氣與道路交通信息。

1. 路線規劃
路線規劃基於每日騎手可輸出的可持續性里程與實際道路交通情況預判下選擇,再不累脫的前提下,盡量多騎一點路。這個在多日騎遊前提下非常重要,多騎一點路可以做到少住一晚旅館,省下時間和金錢。畢竟旅館費還是不便宜的,如果你是窮遊大佬,那隨便。

2. 天氣預判與氣候時間選擇
目前的天氣預報特徵是48小時很準,5天基本上準,7天隨緣,15天只能看個趨勢。是長途騎遊裡常見的不可控因素之一。誰都不想在風雨天裡搗鼓,所以一般來說北半球最適合騎行的一般是季風來臨之前或者剛剛消退之後,中國大陸以每年4月到6月,或者9月到11月為宜,七八月適合比較內陸的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另外11月已經不允許騎手隨便輕裝長途騎行高緯度高寒地區。七八月不適合華南華東被副高統治的地區,或者避免下午高溫環境下騎行。

3.裝備選擇與補給配置
首先是自行車,700c輪徑尺寸,鋼製車架,3X8 or 2X9 or 1X12 以下的配速比,帶前後快拆(或桶軸),碟剎,帶休息握把(無論是蝴蝶把還是小握把還是鐵三握前置握把),貨架,前後擋泥板。
自行車上必須攜帶的附件:前後尾燈,有條件的可以上反光貼膜或者反光條。一切為了夜間方便別人發現,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照明。便攜打氣筒與運動水杯。
人身附件:頭盔,手套,前者保命,後者有限度的保護手腕與手掌,更多的是防曬/保溫以及增加摩擦力。
人身穿著:首先:NO內褲。其次就是衣物厚度基於氣溫選擇。冬季要求多層保暖防風,夏季注重通風防曬,衣物選擇上,冬季騎行衣物最難搭配,目前自己沒有可靠的冬季騎行套裝,每次低溫騎行結束後都要忍受內外全濕撐到澡堂。其他季節建議兩層適當厚度的全包緊身衣即可,衣服材質一定要速乾化纖,棉質衣物雖然舒服,但因為吸水不易幹,不可用於騎行。
鞋子:只要不是拖鞋涼鞋都行。當然也有用鎖鞋鎖踏配套,能壓榨出更多動力。
行李包:推薦馱包,容量大且易於攜帶。馱包原則防水防風速乾,且盡量讓馱包單獨有防水篷布套。
攜帶行李:A 車身維修類,包括潤滑油,備胎,內六角組合扳手,補胎工具與補胎片 打氣筒(如果沒有安裝在自行車上時)
                  B 人身裝備 包括換洗衣物,電源適配器,備用電池,相關線材,雨衣,篷布等。部分裝備基於騎手個人愛好會有所取
                  捨,比如騎行超過1000km的話,我自己會額外裝一個pad進去,省得夜間無聊。
                  C 身份證件,金錢,手機。重點保管對象,哪怕車丟了也不能丟證件手機
                  D 吃喝。
吃喝需要稍微注意,吃喝,尤其是喝的,基於途徑區域的繁榮程度而定,若人口分佈密集,則不用攜帶太多吃喝,路上有足夠的商店夠你一路買過去。因為液體的重量實在是太大了。吃的以高能量密度為原則,巧克力最常見,也有比較有錢的帶能量膠。當然騎遊的強度遠不如馬拉松,累了停車找個地方吃飯也是常事。最多就是不能吃撐導致接下來的路無法繼續。

4. 騎行的不可控因素
a  突變天氣,風雨雪,雨雪影響視野,浸濕身體,導致體溫流失。大風如果運氣差逆風則要更多體力對抗,運氣一般碰到橫風則要穩定車身。
b 道路施工,儘管地圖導航軟件會預先提示道路施工情況,但總是有滯後性,而且有時候僅有的路線遇到道路施工。幸虧大部分情況下道路施工並不會阻隔非機動車通行。
c 自然災害,常見的為滑坡與落石。多見於山地路段,在雨天與雨後騎行時非常容易碰到。在山地騎行時需要注意不要隨便雨中騎行,其他負面效果大可靠裝備與意志力彌補,自然災害是無法未卜先知的。一萬次小心勝過一次冒險,何況戶外騎行本來就是有風險的運動。
d 交通事故, 作為道路交通參與者,交通事故如同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樣懸在每個騎手頭上。騎手在道路上遵循三原則:遵守交規,注意觀察,清醒騎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長時間運動會讓人昏昏欲睡,尤其是五六個小時在路上後,所以做到這三點並不容易。另外還有三讓:讓大車,讓行人,讓同行,你都要騎一天了,就別在意搶行,畢竟寧停三分,不闖一秒。
e  缺德導航,無論哪種導航都會遇到坑貨狀態,這個一般需要騎手在路線規劃時避開,比如用多個導航軟件選擇路線。
f  身體因素,腹瀉,過敏,感冒,中暑,凍傷,以腹瀉過敏最不可控,常見於食用不衛生或者含過敏源食物,需要騎手自己注意。
5. 騎行線路的各種阻礙
只討論道路上的阻礙。
A 地形阻礙,山川河流,遇到山路需翻山,遇到河流需過橋。如果有隧道可以省去翻山之苦,但往往無緣。而沒有橋,一條小河就能讓騎手繞個幾公里路。然而即使是基建發達的中國大陸,橋樑隧道也是機動車優先。常見與山地騎行中,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穿過一個個隧道,自行車在省道國道縣道村道上慢慢的翻過一座座山。幸虧當前國道已經有拓寬和截彎取直的趨勢。道路難度與十年前比已經輕鬆多了。
B 人為阻礙。多見於城市道路規劃嚴重偏向於機動車的情況,極端的例子就是廣東深圳,無非機動車道,重罰非機動車。完全不把二輪當個正常的交通參與者來看。次級點的,比如上海,黃浦江過江通道如此多,非機動車除了選擇輪渡外,只能去上游松江區過江。類似的還有南京,長江難度也許比黃浦江大點,但南京過江通道也有三四條了,為啥非機動車只能從上世紀修的南京長江大橋過江呢?另一類情況則是非機動車道佔用,如果你是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遇到這種情況也就忍忍,畢竟相當多鄉鎮的交通只能用群魔亂舞來形容,但大城市這種情況就讓人非常無語,開門盾擊和鬼探頭高發與此。有時候,綠色出行不在於浪費錢財修什麼騎行專用道,而是讓一般人出行少點這種阻礙。


none.gif

01e94737

B1F  2021-04-28 17:19
([sell=0] [/sell])
问一个问题,骑行一般是要多久,肚子饿了在哪里吃?在路边突然想上厕所而没厕所怎么办?自己车那么小,衣服什么的怎么带?洗漱用品怎么带?都放在背包里面吗?那负重的话会不会降低骑行效率?

232550.jpg

毒刺导弹

B2F  2021-04-28 17:29
(新♂日暮里!)

回 1楼(01e94737) 的帖子

肚子餓了,看地區,人口密度高的話只要有鄉鎮一級的就有飯館。地廣人稀則補給裡必須包含高能量密度的食物。
你是女的嗎?男的不文明點算了,如果要大的,找加油站。
車哪裡小了,再小的車裝了貨架帶個馱包就一點都不小了。別小看馱包的空間。
洗漱用品,如果你特別講究就自帶牙刷牙膏毛巾。又不佔多少地方。
不是背包,是馱包,放貨架上的。
負重的話,都說了是丟在貨架上,不是背著的。至鬱負重影響效率,請問你是一小時騎60km的超人嗎?如果不是的話,行李那點重量,還不如多甩掉點身上的脂肪靠譜。

none.gif

0e51558b

骑行很辛苦啊